查看原文
其他

《明月几时有》,为什么一直没有把酒问青天?

看电影的 给丘吉尔做饭 2022-09-14


 

还好,我不是许鞍华的脑残粉。

所以我可以大声地说,我不喜欢《黄金时代》。

不喜欢的原因,是伪纪录片的形式切割了原本就支离的情节,影响了原本就缓慢的节奏。

还有,汤唯演得有些过于用力。

但是,只要是许鞍华拍的电影,我一定会去看,看完才有权说喜不喜欢啊。因为她拍的一定不是爆米花。

爆米花是标准化生产流程的产物,而许鞍华,一如既往的清淡口味中,有时候有几味新料你可能不习惯,或者不喜欢,但这是她的独一味。

类似的导演还有李安,伍迪艾伦,我一般都单独归类,不去对应专业类型。

所以,如果你问我,是否推荐《明月几时有》,我的回答是:推荐。

 

如果你跟我一样,也是“许片必看”党,这个问题当然已经略过。

其次,与之前只使用纯文艺咖不同,这部电影投入了许多的流量保证,如彭于晏、霍建华,加上周迅,以及作为许片形象代言的叶德娴,还有蒋雯丽、梁文道等各类星星。

这是一部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命题作文,在阵容配置上很有些大陆主旋律电影已经成为定势的奢华。

 


但是许鞍华毕竟是许鞍华,她坚守了自己的表达。所谓“自己”,表现在:

 

1、 地缘政治的切入点

“香港大营救”的题材,我大约在5年前关注过,当时拿到一个本子,是标准的红色主旋律写作方式,面目可憎,言语乏味,遂罢。

而许鞍华从她熟悉的环境出发来讲这个故事,一条街道,一厝老屋,一户人家,立刻变得亲切可感。

 

作为一个沦陷的城市,香港人彼时的心境,我们其实较难产生共情,物资短缺、不堪骚扰的日常处境,遍地饿殍、朝不保夕的末日氛围,孤悬海上、四顾无援的孤岛心态,大陆的年轻观众很难体会。所以片中用了大量的情节与场景来表现:如表姐结婚就集中表现了时势艰难,方姑母女日常生活中频繁的轰炸和警报凸显生活艰险。

文化名人的撤离,让香港似乎彻底变成一座弃城。在这里进行的所有抵抗,自然没有内地主战场的规模与惨烈。

但即使末日孤岛,老百姓还是要活下去,用生命守候胜利,迎接和平。

 

这种孤城末日的心态,张爱玲有过切身体会:

“这堵墙,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。……有一天,我们地文明整个地毁掉了,什么都完了——烧完了,炸完了,坍完了,也许还剩下这堵墙。流苏,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……流苏,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,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。”(《倾城之恋》)

 


叶德娴和梁家辉的港式普通话,最能表现地域特征。

周迅与霍建华的故事,最初让我想到白流苏和范柳原。但是,因了周迅眼中的那一抹倔强,故事进入另一个走向。

 

2、 女性人物的视角。

张爱玲像一个政治不成熟的学生,参加作文比赛总get不到时代的热点,因此无法上进,这与她的出生和生活状态有关。

而一生都住在出租屋,物质清贫的许鞍华,则较能把握市井小民的生活质感。

尤其是表现母女关系,与母亲生活一辈子的她更有切肤之感。

 

与世间所有的母女一样,方姑与她母亲,很难出现偶像剧中的甜腻,总是用争执来表达亲密,用鄙视来表达关心,一碗粥、一袋米的温情,往往配上唠叨、责备的背景情绪,而生离死别之际,千言万语,也只能化作一句“你自己小心点”。

 

但方姑是不缺母爱的。

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,不缺爱,才勇敢。

所以在慌乱的末日,她还有底气拒绝富裕男友的求婚,有心情去做大作家的小粉丝。

茅盾和他的文字,具象化了一个小女生的家国情怀,最终让她有勇气走上抗争、自救的革命道路。

 

香港人不熟悉所谓“觉醒”之类的语境。

母爱就是母爱。她只是觉得要帮一帮孩子,帮一帮孩子所做的事。

她最后决定陪阿四去走一趟,私以为,是阿四太咋呼,方母一来怕丢了重要文件,二来万一阿四被捕,牵连的不就是自己的女儿吗!

“被日本人抓去,那才叫痛呢!”这一点,她早有预料。

只有从女性视角出发,才能有这样针脚细密的情节设置。

 


3、 反高潮的处理方式

从来不指望许鞍华会采用商业电影的结构和节奏。

《明月几时有》已经是她故事最完整、情节最密集、节奏最宜人的电影了。

年纪大了,讲故事会更加不疾不徐,有料,但是克制。

 

像85岁的伊斯特伍德拍《萨利机长》,绝对不会声嘶力竭呼天抢地。这是年龄带来的尊严感。

霍建华去给周迅报信,登场时有偶像风,而最后,他只能怯懦地说:“我就不过去抱你了。”这一段,各自的身份、态度豁然清晰,最终以小儿女情态完结他们的情感故事,平淡之中有无尽的留白。

 

影片最揪心的情节,是方姑放弃营救母亲。

周迅在这里奉献了她最成熟的演技。

放弃营救近在咫尺的母亲,这样理性决绝的决定,她用了一个仿佛是赌气的理由:“我妈她,其实是自私……”

世间母子,都是相濡以沫的生死之交。

她这一刻的识大体,也是源自母亲告诉她的:“你不要连累队友。”

 


4、 平静中独特的幽默感

刘黑仔的角色似乎是为彭于晏量身定做的。身手敏捷,个性调皮,不仅为一部女性电影带来干净利落的动作场面,果敢而不失人情味的性格也极其讨喜。

偶尔抒情,说:“其实,能像这样跟你告别已经很好了。”说起他与战友,都是“啪啪,再见了”,神态就像男生跟女生在讲故事。

叶德娴发现女儿给游击队送情报,脱口而出“你死不要紧,不要连累队友!”

此处,影院有笑声。

这句揶揄,是母女对话的日常语境,也是她自己的做人底线。

 


忽然想起《四世同堂》,表现的是同一时代,同样沦陷的都城,那种铁蹄之下讨生活的凄惶,在大陆的男作家笔下,自有一种煌煌的金石之音。而香港的女导演,则处理成脉脉的松间之泉。

最后一个横移镜头,从陷入回忆的梁家辉的黑白画面,移向维多利亚港湾的璀璨灯火。梁家辉匆匆地打开红色出租车的车门,把自己驶进今天香港的滚滚红尘。

历史就这样再次湮没进现实生活中。

 

“明月几时有”,为何一直未能“把酒问青天”?

从前的故事是那样紧张激烈,命悬一线,匆匆来去,来不及坐下来细说,就已经永远地消失。

海上生明月,从来都长向别时圆。

香港人务实,生活常态就是叶德娴的琐碎、梁家辉的匆忙。

没有功夫把酒问青天。

“做人嘛,最重要是开心!”港片的经典台词道出港人心态。

直接快进到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愿景,不是最好吗。

 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